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魂魄说 南宋 · 陈淳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七三○、《北溪大全集》卷一二、《宋元学案》卷六八
魂者阳之灵,气之发也。
其分主乎动,所以行乎此身之中,随所贯而无不生也。
魄者阴之精,体之凝也,其分主乎静,所以实乎此身之中,随所注而无不定也。
故自著者而言之,则口鼻灵于呼吸而不息者魂也,耳目精于视听而不散者魄也。
统而言之,则所以贯乎耳目视听之间,使之常灵而不匮者亦魂也。
至于四肢之灵于举履、五脏六腑之灵于传送,凡气之所贯,常发越而有生意者皆魂也。
所以注乎口鼻呼吸之间,使之常精而不爽者亦魄也。
至于四肢之精于举履,五脏六腑之精于传送,凡体之所注,各凝实而有定理者皆魄也。
若口噤而鼻绝,目困而耳窒,手顽而足惫,肺萎而脾弱,肝枯而肾涸,则灵者息,而非魂之谓矣。
若口狂而鼻逆,目流而耳恍,手乱而足轻,肺喘而脾滑,肝急而肾泄,则精者散,而非魄之谓矣。
又广而言之,下极者,形之底,气之根,而魂魄之所自出也。
元首者,形之表,气之会,而魂魄之所由萃也。
在精神,则神魂而精魄也;
在血脉,则脉魂而血魄也;
在声貌,则声魂而貌魄也。
又错而言之,呼吸以气固魂也,然呼者为阳伸,吸者为阴屈,又有不同焉。
视听以体固魄也,然视者为阳明,听者为阴虚,又有不一焉。
四肢有左右之辨,而又有动静之殊;
五脏六腑有五行之别,而又有生尅之异。
与夫神有清浊;
而精有虚实,脉有浮沈,而血有凝释,声有刚柔,而貌有温厉,又各不齐焉。
盖其分也,虽有阴阳在气、在体之异;
属其合,则又俱不离乎一气。
而参观互考,魂中又有魄,魄中又有魂,万变固无所不存,并行亦未尝相悖。
魂必魄,然后有以精其灵;
魄必魂,然后有以灵其精。
而心居中央,秉气丽体,又所以为魂魄之主而总摄之。
凡日用之所奋厉振作,通畅和乐、施为经画、思虑明觉者,皆心之所以主,魂之属也。
整齐严肃、安恬退止、持循执守、决断志记者,皆心之所以主,魄之属也。
故魂充而魄聚则心力强,心之神明精爽则魄魂有统。
其记事也必专,而其虑事也必明,其断事也必确,而其行事也必勇,其绝恶也必严,而其徙义也必果,其执德也必固,而其进道也必健。
至于山立而扬休,玉色而金声,坐如尸,立如齐,出门如宾,承事如祭,九容之无不敬,九思之无不通,望之俨而即之温,恭而安而威不猛。
凡睟面施体、阴阳合德,无非是形见也。
人心始于气感,则得魂为先;
既而体凝焉,则魂次之。
及既生而神发焉,则魂主之;
发未远而纯一湛静,则魄主之。
男乾道,则魂统魄;
女坤道,则魄统魂。
禀重厚者,则魄胜魂;
赋轻浮者,则魂胜魄。
人于幼也,气浑全而质未实,则魂盛而魄少;
及其壮也,气正充而质已定,则魂与魄俱强;
及其老也,气衰而质羸,则魂与魄俱耗;
及其死也,气与质判,则魂升而魄降。
惟平时粹有阴阳之德者,魂清魄爽,洒然于化,无复凝滞。
若阴欲重而阳明昏者,则魂沈魄浊,于是乎或滞于冥漠之间,而未能以遽化矣。
此魂魄之大旨也。
刘廷振员外刻图书 其二 明 · 韩雍
七言律诗 押阳韵
同着宫袍谒建章,怜君久滞鬓毛苍。
凤巢阿阁终呈瑞,玉蕴昆山已露光。
当道岂能私用舍,老天先自定行藏。
圣明早晚求恬退,高步岩扉重显扬。
山阳赵处士通参议伯颙从兄也 明 · 韩雍
七言律诗 押真韵
义济功多宠渥新,云林泉石照簪绅。
修真已悟囊中诀,观化空游物外神。
月旦评荒歌晓露,山阳市罢哭秋旻。
流芳有子能传业,还儗成名重显亲。
明州雪窦山资圣寺第六祖明觉大师塔铭治平二年二月 宋 · 吕夏卿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三○七、明觉禅师语录、《延祐四明志》卷一七、《四明图经》卷一一、《雪窦寺志》卷六
夫真空不空,是有无證;
寂灭不灭,是往来相。
佛以权实一法,开顿渐之径,使随器而趋之,有不离道场得大智慧,有难行苦行为人天业。
日月为明矣,而盲者不见睫毛;
舟枻可济矣,而溺者沦于波浪。
人之未有恶明而忘济者,其心一也,其途异矣。
昆蚑之性,群行食啄,倦则息,触则避,求所以安乐,不待教而能也。
人之于贵贱贫富寿夭得丧,不知自然之分,爱恶悲欣,廉贫静躁,纠缠桎梏,无所解脱。
昼劳形骸,夜动梦寝,至于老死,且不知息。
彼昆蚑知所以安乐,人顾不能也。
佛之教人,推性命之际,以极天地之外,乃至观身如掌中物。
传付法宝,不寓文字,是谓禅那。
山岳之大,有时而泐,金石之刚,有时而刓,形器之用也。
我则异于是,无去无住,无取无离,不见于内,不见于外,不见中间。
自利义也,利他仁也。
是谓涅槃妙心诸佛法印无上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。
佛以授摩诃迦叶,传僧伽梨衣,以待补处出世,为成道之符。
自是衣法相传,二十有七世香。
至王子初入中国,谥曰圆觉
圆觉传大祖大祖传鉴智,鉴智传大医,大医传大满大满传大鉴,大鉴藏衣传法而已,大慧继之,大寂承之,其后皆以所居称。
若天皇、龙潭、德山,雪峰、云门、香林、智门,其世次也。
禅师讳重显字隐之,大寂九世之孙,智门之法嗣也。
俗姓李氏,母文氏,以太平兴国五年四月八日生大师遂州
始生瞑目若寐,三日既浴,乃豁然而寤,屏去荤血,不习戏弄。
七岁,有僧过其门,挽持袈裟,喜不自胜。
闻梵呗之声,辄泣下。
父母问其故,恳请出家。
父母执不可,师不食者累日。
咸平中终父母丧,诣益州普安院仁铣师,落发为弟子。
大慈寺僧元莹,讲《定慧圆觉疏》,师执卷质问大义。
至心本是佛,由念起而漂沈,伺夜入室请益,往复数四,莹不能屈。
乃拱手称谢曰:「子非滞教者,吾闻南方有得诸佛清净法眼者,子其从之,彼待子之求也久矣」。
师于是东出襄阳,至石门聪禅师之席。
居三岁,机缘不谐,聪谕之曰:「此事非思量分别所解。
随州智门祚禅师,子之师也」。
师乃徙锡而诣之,一夕问祚曰:「古人不起一念,云何有过」?
祚招师前席,师摄衣趋进,祚以拂子击之,师未晓其旨,祚曰:「解么」?
师拟答次,祚又击之,师由是顿悟。
寻往庐山林禅师道场,问之曰:「法尔不尔,云何指南」?
林曰:「只为法尔不尔」。
师遂拂衣而退,众皆股栗。
有毁于林者,林谕众曰:「此如来广大三昧也,非汝等辈以取舍心可了别也」。
师辞往池州景德寺首座,为众解肇法师《般若论》。
知州曾公会以果子抵于地曰:「古人云,不离当处常湛然,即今在何许」?
师指景德长老曰:「只此长老亦不知落处」。
曾公云:「上座知也,不得无过」。
师曰:「明眼人难瞒」。
师南游杭州,住持苏州洞庭翠峰,嗣智门也。
未几,曾公出守明州,手疏请师住持雪窦资圣。
苏人固留不可,师曰:「出家人止如孤鹤翘,去若片云过顶,何彼此之有」?
雪窦本智觉禅师道场,智觉雪峰五世孙,备传琛,琛传益,益传韶,而寿继之,智觉其号也。
一法同源,而地有盈虚,师之至犹家焉。
决潢污,变清泚,掖躄偃,争迅驰,州邦远近,辐辏座下。
驸马都尉和文李公表锡紫方袍,侍中贾公又奏加明觉之号。
师住持三十一载,度僧七十八人。
先是,门弟子建寿塔于寺之西南五百馀步,一日命侍者洒扫塔亭,行至山椒,历览久之,曰:「自今过此,何日复至」?
左右皆大惊。
众迎师还,师坚指塔所,众皆号泣。
随至塔前,或曰:「师无颂辞世耶」?
师曰:「吾平生患语之多矣」。
翌日出杖屦衣盂,散遗其徒。
有问疾者,留食,殷勤与之约曰:「七月七日复来相见。
其夜盥浴整衣,侧卧而灭。
时皇祐四年六月十日,俗寿七十三,僧腊五十
七月初六日入塔,如师之约。
呜呼,师得妙用善机,不敢诸法,能知去来、达性命。
故方是时升堂皇、游墙藩者,悟性相体空,顿息万缘,为大乘法器,曰义怀、在和,凡百五十人,传其法于天下。
彼遮护意根,网绊初心,背觉合尘,逐念流徙,得少为多,妄立知见,虽三诣投子,九陟洞山,师亦援手濡足,而无以救之。
是犹孔子之有宰我孟子之有盆成括,非其师之过也。
自师出世,门人惟益、文轸、圆应、文政、远尘、允诚、子环,相与裒记提唱语句诗颂,为《洞庭语录》、《雪窦开堂录》、《瀑泉集》、《祖英集》、《颂古集》、《拈古集》、《雪窦后录》,凡七集。
师患语之多,而其徒怆然犹以为编捃有遗,盖利他之谓也。
余得其书而读之,二十馀年,虽瞻仰高行,而录利所縻,无由亲近。
使得稽首避席,沾彼法雨,觉悟尘劳,庶几可教者,今蔑如之何。
师辞世十有三年,碑表未立,馀杭僧惠思撰《行业录》,与其徒元圭、觉济大师悟朋继踵,褒文请铭。
跂慕之心,重之以门人之请之勤,抑有待耶?
愚公叩壤以移山,虽不量力,其诚则至矣。
谨焚香再拜,系之以铭曰:
噫惷愚,背本源。
一念,生二根。
胜与劣,驷马奔。
嗜所得,自诈谖。
失大道,南北辕。
艾至老,愉朝昏。
正遍觉,人天尊。
迷者挽,溺者掀。
朝暾出,彗霾云。
渴得浆,寒得薪。
悟报化,知非真。
趣安隐,摆客尘。
王叔生,广佛事。
破六宗,应弹指。
法来东,非会际。
信衣传,只履逝。
五山真法器。
立积雪,殊其臂。
忍非忍,得法髓。
债必偿,有裔嗣。
皖公潜,佛日翳。
翩南游,立如椔。
乞解脱,彊哉慧。
攘蜂虿,神兵卫。
破头峰,众云从。
横六气,酾二宗。
教任意,任懒融。
黄梅儿,陌上童。
阙七相,了诸空。
圣服劳,杵臼佣。
和心偈,掊争锋。
夜南骛,怀是逢。
帝稽首,晞下风。
舟复新,叶归丛。
有道得,无心通。
世有承,四众依。
灯相绩,埙应篪。
师异禀,自孩提。
斥腴隽,蹈圣梯。
慈固挋,不得施。
恭孝,终苴缞。
铣落发,莹质疑。
汉之东,得我师。
抉盲瞆,柞荒菑。
昔无有,今委蛇。
遇沾洽,发萌荑。
淫蛙鸣,钟未簴。
鱼目藏,明珠吐。
岿二山,下担负。
来万里,足茧踽。
訇春雷,披蛰户。
辩缚解,诀去住。
沃醍醐,𣂏甘露。
百五十,胄蕃庑。
穷车辙,诵句语。
瞻骨肉,轴绘素。
远胡越,近杖屦。
捐粗相,悉开悟。
山茀郁,泉咿幽。
虎迹交,鼪猱啾。
塔门閟,樛。
天南垂,海彪彪。
囊破褐,笈单裯。
来环绕,五体投。
名彊身,禄饱喉。
狃怨憎,甘鲍鱐。
睨真乘,等赘疣。
庆我生,辩蕃莸。
蕲诱掖,邈无由,瑑坚石,摅忧。
治平二年乙巳岁二月五日
性说 北宋 · 王令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七四五、《广陵先生文集》卷一二、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六
或问:「性者何谓也」?
曰:「难言也」。
曰:「古圣人亦不言欤」?
曰:「古圣人言,不得已而言。
不得已而言,是哀生民之愚也。
余业圣人者也,敢废言乎哉」!
曰:「然则性何出也」?
曰:「上而亿万世,下而亿万世,其源,吾心是也。
推吾心以通万物之心,一心也。
是则性者万物之源乎?
廓而无形像也,寂而无兆朕也。
不日不月,阴阳不能晦也,不雷不霆、气象所由应也。
天苍然禀之而上也,地隤然禀之而下也。
日星禀之,所以经纬也;
山川禀之,所以融结也。
然则人介其间,禀之粹者也。
人皆有禀之之资而不知所以禀之,是蔽之也。
蔽之来,非一日二日也。
当湛然之时,无思也,无为也,粘湛而情生,则感气而育矣。
感气而育,则溺之形质矣。
溺之形质,则事物之攻,将千驰万骤而不能反其源也。
呜呼!
物格则局之视也,声激则局之听也,事牵则局之思也,舌鼓则局之言也,乐生则欣喜集也,苦缠则悲哀来也,好恶相兵也,是非相战也,异而出于同,同而反之异。
以绳墨辨曲直也,而不知不绳不墨所以为曲直也;
以冰炭等寒暄也,而不知不冰不炭所以通寒暄也。
噫,大道昭昭,弥纶于天地间,奈何世人之不达也。
世之人所以不达者,善恶之情为之缚也。
善者曰:『吾守是。
舍吾守,何道之有也』?
恶者曰:『吾守是。
舍吾守,亦何道之有也』?
善者泥于善,恶者泥于恶,顽然封执而不知圣人之变也」。
曰:「然则善恶等欤」?
曰:「善与恶,利害则殊矣。
要其事为,皆出于情也。
今夫霜露之濡,生杀不能废,一也。
知露之能生,霜之能杀,而不知霜之所以为霜,露之所以为露,要之于润则一耳。
彼人所以执霜露云者,局之于生杀之情也。
善恶之于人,岂异此哉」?
曰:「然则善恶之情,不足辨欤?
不辨,何以为圣人也?
然则善恶之来,各缘其习也。
薄也,厚也,隐也,显也,人固有始善而终恶者,始恶而终善者,本末浑然而善者,始终浑然而恶者,有善恶参相用者,此皆何也」?
曰:「向吾所谓善恶之来皆缘其习也者,此也。
始善而终恶,是善情薄而恶情胜也;
始恶而终善,是恶情劣而善情胜也;
本末浑然于善,善善者也;
始终浑然于恶,恶恶者也。
善恶交相用,是善恶之情交相胜者也」。
曰:「然则性果无善恶欤」?
曰:「性无善恶也。
有善有恶者,皆情耳」。
曰:「善恶纷纷,何由复其性也」?
曰:「夫明觉之人,不留善也,不滞恶也。
善恶忘则好恶平,好恶平则物我等,物我等则湛然无情于其间,故能与太虚等矣」。
曰:「当是之时,与太虚等,则无复有为欤」?
曰:「是何言也!
水之正,万物之鉴也,谷之空,万物之应也。
圣人者,天下之母,肯遗天下之子哉!
天下之子,不可计也,非而悖于是者有矣,恶而忘于善者有矣。
非而悖于是,恶而忘于善,圣人未尝忘于心也。
心不安,则思有制作行于其间矣。
纪纲教化,所以敦天下之本也;
典章法度,所以开天下之诚也;
符玺㪷斛,所以公天下之平也;
刑法号令,所以检天下之奸也。
《春秋》以是为《春秋》也,《礼》、《乐》以为是《礼》、《乐》也,《易》以是为《易》也,《诗》、《书》以是为《诗》、《书》也。
噫!
古之达此道者,皆圣人也。
伊尹曰:『以先知觉后知,以先觉觉后觉。
予,天民之先觉者也,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』。
伊尹觉斯民之道,上而亿万世,下而亿万世,舍吾所谓性者,无可觉者矣。
噫,圣人没,典法沦丧,知吾道者,几人也?
后之世,德行不修,仁义不著,使天下之人泯泯然入顽犷之俗而不自知者,皆不知性之罪也。
有志于天下者,可不念哉」!
答横渠张子厚先生1058年 北宋 · 程颢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七三五、《河南程氏文集》卷二、《皇朝文鉴》卷一一九、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》卷一○八、《古文集成》卷二一、《太极图通书发明》卷一 创作地点:陕西省西安市户县
承教,谕以定性未能不动,犹累于外物,此贤者虑之熟矣,尚何俟小子之言!
然尝思之矣,敢贡其说于左右。
所谓定者,动亦定,静亦定,无将迎,无内外。
茍以外物为外,牵己而从之,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。
且以性为随物于外,则当其在外时,何者为在内?
是有意于绝外诱,而不知性之无内外也。
既以内外为二本,则又乌可遽语定哉?
夫天地之常,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;
圣人之常,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。
故君子之学,莫若廓然而大公,物来而顺应。
《易》曰:「贞吉悔亡。
憧憧往来,朋从尔思」。
茍规规于外诱之除,将见灭于东而生于西也。
非惟日之不足,顾其端无穷,不可得而除也。
人之情各有所蔽,故不能适道,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
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,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。
今以恶外物之心,而求照无物之地,是反鉴而索照也。
《易》曰:「艮其背,不获其身,行其庭,不见其人」。
孟氏亦曰:「所恶于智者,为其凿也」。
与其非外而是内,不若内外之两忘也。
两忘则澄然无事矣。
无事则定,定则明,明则尚何应物之为累哉?
圣人之喜,以物之当喜;
圣人之怒,以物之当怒。
是圣人之喜怒,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。
是则圣人岂不应于物哉?
乌得以从外者为非,而更求在内者为是也?
今以自私用智之喜怒,而视圣人喜怒之正为如何哉?
夫人之情,易发而难制者,惟怒为甚。
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,而观理之是非,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,而于道亦思过半矣。
心之精微,口不能宣;
加之素拙于文辞,又吏事匆匆,未能精虑,当否伫报。
然举大要,亦当近之矣。
道近求远,古人所非,惟聪明裁之!
明觉1186年4月 南宋 · 陆游
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: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明觉院
细路蟠青壁,层轩倚碧空。
天香下尘世,僧梵起云中。
络将颓石,号不断风。
尤怜扶杖处,直下数飞鸿。
昭仪武氏进位贤妃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十七日 北宋 · 宋徽宗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五四九、《宋大诏令集》卷二二
门下:朕绍开圣绪,承保天休。
遹遵先猷,肇称毖祀。
外则霈庞鸿于海县,内则昭庆善于宫庭。
眷惟邦媛之良,曩预宸闱之选。
肆朌徽号,敷告路朝。
昭仪武氏躬禀懿姿,动循彝矩。
声扬环佩,雅中步于咸韶;
梦协熊罴,早占祥于莞簟。
夙事永裕,实生贤王。
有寤寐思服之心,得警戒相成之道。
柔嘉自昔,淑慎于今。
朕惟昭考在天之灵,靡瞻匪德;
报伯氏因心之义,莫重显亲。
霜露之思无穷,兄弟之恩致美
是用超从九御,升冠六仪。
以均上帝之釐,以旌内德之茂。
于戏!
彤管有炜,进参褕翟之荣;
华萼相辉,更起珠襦之慕。
祗勤法度,懋迪龙光。
可。
虚堂智愚禅师行状咸淳十年十月 南宋 · 释法云
 出处:全宋文卷八二八八
师讳智愚四明象山陈氏子,虚堂其号也。
家近邑之普明寺,相距一里许,有山。
其祖欲卜寿穴,相者谓:此地高则荫子孙富盛,低则当出异僧。
祖曰:愿得僧以副吾崇佛之志。
及祖葬未数年,母郑氏尝梦一老僧脩而癯,长挹乞饭,因而娠焉。
逮生之夕,母复梦如前。
年十二,父母携师拜祖坟,言其事,师若有所忆。
至十六岁,无经世意,父母见有异相,舌贯鼻端,听其依普明寺僧师蕴出家。
一日,闻诵杜工部《天河》诗:「长时任显晦,秋至辄分明。
纵被微云掩,终能永夜清」。
忽有警发。
辞亲出乡,首依雪窦焕和尚、净慈中庵皎和尚
公务外惟坐禅,二老抚爱,常置之左右。
道过金山,掩室和尚一见甚器重,通夕与语无倦。
是时运庵师祖谢事真之天宁,解后语话,见其气宇不凡,未几赴道场,携师过霅上,薙染为不釐务侍者
凡入室,常举古帆未挂因缘,不许下语。
思之,古帆未挂话有甚难会,其实只是一沤未发已前事,何得不教人下语?
造方丈,通见解,声未绝,庵云:「何不合取狗口,静地里密密体取去」?
归寮不觉躁闷。
忽然会得古帆未挂话,清净行者不入涅槃话。
次日入室,却问南泉斩猫儿如何,师云:「大地载不起」。
庵低头微笑。
自此遍历诸大老之门,与石帆衍叔结盟,游江、淮湘、汉,巡礼祖塔。
坐夏荆门玉泉,因思虞察院疏山寿塔因缘发明,孜孜参究。
因过庐山大雪弥月,在东林旦过堂,夜坐,无心中会得大岭古佛放光时节,自此凝滞泮然。
其时无二月和尚主福严,奔走龙象,师往依之,即命典藏。
有脩首座饱参硕学,归隐南岳,影不出山,未尝容易肯可诸方。
师与商略古今,反覆博约,深相契合。
有北禅礼和尚,机辩峻捷,衲子少得登其门者。
师一日访之,厉声曰:「新到相看」。
云:「长老不在」。
师云:「已得真人好消息」。
出,唤行者云:「新到僧在那里」?
师指露柱云:「和尚问,尔何不答」?
云:「甚处来」?
师云:「福严」。
云:「行李在甚么处」?
师云:「在旦过堂」。
云:「我不问尔者个行李」。
师云:「若是那个行李,北禅门下著不得」。
倾倒不忍舍。
由是回浙,到净慈见净和尚
净问云:「尔还知所生父母通身红烂,在荆棘林中么」?
师云:「好事不在匆忙」。
净随后打一拳,师展两手云:「且缓缓」。
笑翁和尚灵隐,以虎丘旧职,命师再尸藏事,举住杭之广觉,力辞。
忠献史卫王秉钧轴,嘉禾天宁别浦以师名闻之,出世兴圣,实绍定二年也。
复迁报恩,开府存耕赵公以明之显孝,力请开山。
复迁瑞岩
二年丐退,掩关启霞,萃成颂古代别。
延福虚席,侍郎黄公坚请主之。
继迁婺之宝林。
五年,婴强寇之难,归松源塔下
谷和尚主冷泉,欲举立僧,恐不俯就,衲子再三礼请,师从之。
开室普说,垂三转语,罔有凑泊。
宝祐戊午,育王虚席,禅衲毅然陈乞。
有司节斋尚书陈公嘉其公议,特与敷奏。
是年四月领寺事。
三年,吴制相信谗怀隙,辱师,欲损其德,师怡然自若,始终拒抗,略无变色。
圣旨宣谕释放,作偈奉谢云:「去时晓露消袢暑,归日秋声满夕阳。
恩渥重重何以报,望无云处祝天长」。
古愚余尚书乡郡,特以金文延之,迫于晚景,退闲明觉塔下,作终焉计
景定甲子有旨,诏住净慈
衲子奔集,堂单无以容,半居堂外。
上彻宸听,赐绢百疋,造帐米伍伯硕,楮券十万贯。
是年秋,又赐田参阡馀亩,即今天锡庄是也。
十月,帝崩,召师入内,对灵普说,两宫宣赉忧渥。
丁卯秋,迁径山
冬十月,朝廷降香,遣使祷雪,问师期应。
师曰:「今夕」。
果至期无爽,回奏,赐绫牒贰拾道、银券等,一新僧堂、浴堂、行堂。
区区工役中,犹励众无怠。
师感两朝恩遇之宠,将所赐帑帛创小庵于望云亭之东,扁曰「天泽」,就筑塔为归藏之地。
师平生性不通方,与时寡合,临事无所宽假,言才脱口,则释然无间,以是学者畏而仰之二十年。
常举灵云两处,不答,徵问衲子,少有契其意者。
己巳十月五日,祖忌,拈香罢忽感微疾。
越二日,书偈沐浴,端坐而逝,春秋八十五,腊五十三。
嗣法十数人,《语录》二帙,已行于世。
门人奉全身瘗于塔焉。
咸淳十年十月十一日,新劄差住持庆元府清凉禅寺法小师法云谨状。
按:《虚堂智愚禅师语录》卷一○,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六套第四册。
坦禅师塔石 南宋 · 释居简
 出处:全宋文卷六八○二、《北涧集》卷七
育王塔庙作于晋,革律于我宋,再传而禅林始具体,而微公来而大备,宏略兼善,不遗秋毫。
尤究心老病孤弱,丰功懋德与此山俱传。
既息幻影,瘗于鄮之西麓,岁清明日藻作供。
于戏!
塔不逾寻,老屋打头,风松笙镛,云萝屠苏,泉清石洁,流芳不歇。
退居违古,寿藏欺世,妄庸成俗,各自为计。
一朝寝疾,凡所以给侍奔走,已若不相识,目未瞑,橐分罔均,攫拿起争端,臭腐与狐兔俱。
故吾申之,为不自量者戒。
公之名章杰句在方册,盖出上方岳之门,而内交于雪窦显,尤警拔可纪者,半山老人诗在焉。
高秘阁金书心经颂(并引) 南宋 · 释居简
 出处:全宋文卷六八○九、《北涧集》卷六
东禅明觉比丘妙信创华阁,舍补陀大士。
判府秘阁高公年八十九,飞步登阁,早年梦像,若今所造。
施玻瓈瓶,承以白金藕花,其馀佛事,一一随喜。
金书《心经》,欲寘大士心中,而身相已具,罔契心初。
蚤暮恳切,宝脊砉然,获本妙心。
十目惊嗟,叹此创见。
北涧居简比丘谬振颂声,一十一章,章四句。
嘉熙元年二月初九日
大般若心,即天地心。
区区冥求,沧溟索针。
爰有大智,金书作供,欲充佛身,妙发机用。
佛尘沙身,无乎不在。
作如是观,堕世间解。
离世间解,复何所求。
于东招提,一瞬协谋。
尘沙佛身,初涌出海。
小白花开,物物三昧。
愿以所书,印厥心地。
此念始蘖,玄览斯契。
宝脊砉然,虚鬲以俟。
若合符节,如龟从筮。
微此大智,孰考其朕。
惟神而明,函盖相称。
我观此经,非金非字。
而此宝脊,未始启闭。
繄正法明,曰观世音。
澄五浊澜,如一月临。
临兹大智,净彻无垢,介以景福,介以眉寿。
酒仙祠铭 南宋 · 释居简
 出处:全宋文卷六八一○、《北涧集》卷一○
竺仙氏家法严,于行师善世守者,全锋不足攻也。
酒乱德,谨为之防;
纵败礼,固为之闲。
踰防闲有律,智者过则改,视覆辙甚焚溺。
等而上之,成佛子住,反是虫臂鼠肝,听其所如。
僧遇贤则异是,曰酒乱德,吾所以树德,曰纵败礼,吾所以成礼。
纵是适,酒是耆,虽酣酲,有常度。
始人恶之,少则疑,终则敬。
既而称酒仙,饮之必旨且多,谐谑风生,鲜克婴其锋,或谓东方曼倩不是过。
信脚行,信口道,左规右矩,旬锻月鍊者未必然也。
喜净业,不喜清泰
问其故,曰无酒。
年八十八,笑谭与众诀于所居明觉,了了生死之际,祥符五年正月十五日也。
歌诗满三吴,稚子抵掌歌之,谓非酒仙不能作。
仙姓林,生姑苏长洲
幼失水,至嘉兴,遂从郡之永安可依为比丘,五十九腊,嗣杭之龙册球公。
后二百有三载,余始识仙象,访遗事于寺僧惟一,得皇祐六年济阳丁偃记,淮西张任则重述于淳熙九年
一以为未也,需余铭,拒者四三,辞婉而气益和,为之铭。
铭曰:
绣佛前,醉逃禅
人中英,饮中仙
仙上天,第几禅。
谁同盟,林酒仙。
苏峨冠,林童颠。
迹殊归,心同然。
德可歌,言可传。
谷可变,陵可迁,苏不崩,林不骞。
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五十 南宋 · 释绍昙
小小青山,丛丛翠竹
野景无多,怡然纵目。
明觉老人,向独脱无依处。
闲坐解疏慵,为静胜所缚。
拄杖子,一夏同辙不同途。
见山不是山,居不见
业识忙忙卒未休,忙中解唱阳春曲,欸乃一声山水绿(解夏)
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四十九 南宋 · 释绍昙
洞庭七十二峰,飞雪一千馀丈。
晨昏说法琅琅,谁谓卢公已往。
元不往,在这里。
优昙火里开,嗅著无香气明觉祖师忌)
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九 南宋 · 释绍昙
乳窦翠峰,何分彼此。
遂府糖霜,口甜心苦。
灭却云门一字宗,断崖飞瀑冤难诉明觉祖师忌)
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四十四 南宋 · 释绍昙
活马骝,百十个。
乳窦峰前,追风跳灶。
杨岐三脚驴,尽力跂步不前;
江西千里驹,奋鬣追踪不到。
更饶伊象头檀特,九十六种,见鞭影而行,蹶蹄不少。
未奏沙场汗血功,便思嚼啮天闲草。
好则甚好,明觉老人笑须绝倒。
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七十七 南宋 · 释绍昙
 押词韵第十八部
灵江月,中岩月。
交影松萝,断猿啼切。
声色纯真见一边,骑声盖色天然别。
别别,明觉掀眉,长庚吐舌谢天童月灵江)
贺新凉 为余郎调伯通解语宿盟皆伯老诗中句也 明末清初 · 徐倬
 押铣韵 出处:秋水轩倡和词
曾寄崔徽卷。
忆何年、烧香誓冷,吹笙人遣。
点点砑罗裙上泪,犹渍前春别泫。
记不起、哀丝愁茧。
重到临邛沽酒夜,信钟情、勿似秋霜浅。
花解语,宿盟展。

欢场闹处愁重显
意缠绵、樱唇频启,匏犀匀扁。
偷问八公山上客,可是君家旧犬。
语薄倖、前鱼休免。
纵使残桃红已褪,只菱歌、一曲千金典。
留彩袖,复来剪。
与子坦子聿游明觉十四韵1194年3月 南宋 · 陆游
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: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明觉院
我自何山来,觅路占楼钟。
联翩两葛巾,跌宕一短筇。
深谷已曛黑,夕阳犹半峰。
堂中千岁师,磊砢如古松。
残僧三四辈,斗粟各自舂。
长廊久寂寞,香火亦阙供。
颇闻在世时,一钵制恶龙。
时时出雷雨,百里常年丰。
宿缘忽云尽,献供无春农。
馋乌晨攫饭,饥鼠夜穿墉。
而况我辈人,生世本不逢。
胡不安汝分,终年抗尘容
静观兴废事,可洗芥蒂胸。
一笑下山去,村坞烟重重。
沈孟威年兄乃堂伯母节寿歌 明 · 曹于汴
孟威索句寿其母,子孝母贞两俱睹。
孝将寸草报三春,贞如劲柏凌千古。
孝道从来重显亲,不亏厥体显为真。
体分大小谁与辨,不亏其大几何人。
贞母德寿天与齐,笔匪如椽将焉题。
孟威孟威以忠孝,南极北堂绚紫泥。